(通讯员 张博谦)在教育事业的广袤天地间,总有一些身影以执着与热忱照亮前行的路。湖北文理学院 2012 级音乐与舞蹈学院校友王庆,便是这样一位从襄阳古城走出的教育追梦人。从音乐学专业的学子到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骨干教师,她以跨地域、跨学科的成长轨迹,诠释着 “笃志求学,育梦山河” 的人生信条。
跨越山海:在多元求学中构筑教育视野
1994 年 2 月出生于山东东营的王庆,2012 年考入湖北文理学院,在音乐学(学前艺术教育)专业开启了人生的重要篇章。在校期间,图书馆的晨曦与星光见证了她的勤奋 —— 不仅深耕音乐教育理论,更主动选修教育学、心理学课程,为日后的教育实践埋下伏笔。“襄阳的山水与校园的书香,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教育与艺术交融的魅力。” 她回忆道。
2016 年,王庆以优异成绩考入香港浸会大学,获教育学硕士学位。在港期间,她深入一线幼儿园实践,首次体会到 “将钢琴伴奏技巧转化为幼儿音乐启蒙方法” 的教学智慧。2018 年,她远赴澳门城市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,通过访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、交换中国台湾高雄师范大学,足迹遍布 “两岸四地” 与海外,逐步形成 “艺术素养 + 教育科学” 的独特学术视角。“每一次跨文化学习,都是对教育本质的重新思考。” 她在博士论文中写道。

深耕职教:以创新实践点亮育人之路
2021 年博士毕业后,王庆选择投身职业教育,成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师。她将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结合,在《学前教育学》《婴幼儿早期阅读指导》等课程中独创 “三维教学法”:以音乐艺术为载体、以教育理论为骨架、以幼儿园真实案例为血肉。为开设校内首门《婴幼儿早期阅读指导》课程,她自费购买 200 余册专业书籍,将《月亮的味道》等绘本与音乐律动结合,设计出 “阅读 + 艺术” 的沉浸式课堂,学生评教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列学院前三。
科研上,她秉持 “问题导向”,主持浙江省教育厅课题时,曾在新生军训期间拉着行李箱往返校区,白天带训、夜晚撰写报告,最终形成《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》成果,获行业专家认可。截至目前,她已发表论文 10 余篇,出版专著《学前教育中的艺术融合理论与实践》,并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,将 “把论文写在幼儿园里” 的理念落到实处。

情系社会:用专业之力辐射教育温度
作为浙江省学前教育学会会员,王庆将教育情怀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。她连续三年参与 “山区幼儿园帮扶计划”,深入丽水、衢州等地,为乡村教师开发 “乡土绘本课程包”—— 将竹林挖笋、稻田收割等场景转化为阅读素材,指导教师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设计互动活动,惠及 20 余所乡村园所。疫情期间,她发起 “云端古诗亲子课”,为留守儿童制作动画课件,用《咏柳》的旋律搭配自制竖笛伴奏,让传统文化以 “可听、可感” 的方式走进偏远地区家庭。
“教育者的使命,是让每个角落都有光。” 她常说。在担任班主任时,曾深夜驱车 40 公里送突发疾病的学生就医,垫付医药费后彻夜陪伴;为帮助贫困生就业,她主动联系杭州优质幼儿园,用自己的教学案例集为学生 “铺路”。这份对学生的赤诚,让她收获 “最暖心导师”“庆哥” 等亲切称呼。
如今,王庆正筹备 “跨境学前教育师资培养项目”,计划联合港澳及加拿大高校搭建职教交流平台,并聚焦 0-3 岁托育服务领域开展标准研究。从襄水之滨到钱塘江畔,她以 “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” 的信念,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深耕不辍。这束从湖北文理学院启航的教育之光,正以多元的维度与炽热的温度,在育梦山河的征程中绽放更璀璨的光芒。
审核:姚朏朏